为进一步发挥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对净化网络生态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网民对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以及谣言治理的知晓率、覆盖面、参与度。天津市持续组织开展“'e' 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积极举报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津南区

北闸口镇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提升居民的网络谣言辨别能力,近日,津南区北闸口镇网信办走进宣惠园社区,开展了一场贴近群众、实用性强的宣传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为居民送上 “网络安全防护指南”。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向居民普及近期常见的网络谣言类型,细致讲解谣言辨别要点。同时引导居民树立 “不信谣、不传谣” 的网络文明理念,同时,还向居民推广镇域辟谣专用账号,手把手指导居民扫码关注,告知大家可以通过账号及时查看每日新增的典型谣言通报和权威辟谣信息。现场居民积极参与,认真倾听讲解,还有居民主动分享自己遇到过的疑似谣言案例,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下一步,北闸口镇网信办将不断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让网络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营造清朗、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海棠街道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全职妈妈群体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举报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日,津南区海棠街知香园社区开展“‘e’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全职妈妈身边。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针对全职妈妈日常上网时长较长、易接触网购平台、育儿交流群等特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不良网络信息常见的特征,尽可能规避日常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各类网络违规违法信息的识别方法,重点讲解了网络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平台的举报流程、操作步骤,手把手指导全职妈妈们如何快速、有效举报网络谣言和网络不良信息,还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做出引导提示,在守护自身和家庭的网络安全的同时,对清朗网络空间也做出积极贡献。此次宣传活动不仅让全职妈妈们系统学习了网络举报知识和安全防范技巧,同时增强辖区居民主动参与网络治理、维护网络清朗的责任感。

海棠街道.png

小站镇

为切实提高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企业职工参与网络举报监督的积极性,近日,津南区小站镇党建办(网信办)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e’举多得 利民护企”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走访了园区相关企业,通过发放宣传页以及现场讲解的方式,为企业职工解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相关政策,引导大家关注官方辟谣账号和重点权威信息平台,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切实维护自身利益。通过此次宣传活动, 企业职工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谣言等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为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武清区

城关镇

为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网络治理,筑牢乡村网络安全防线,近日,李庄村组织开展“'e' 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让文明上网理念深植乡土、浸润人心。活动现场,村干部向村民逐一发放宣传手册。村“一肩挑”结合村民日常刷朋友圈、短视频等常用上网场景,用“接地气”的家常话拆解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等不良信息的隐蔽套路与严重危害,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识别违法违规内容,鼓励村民主动举报不良信息,用合法途径守护自身权益。此次宣传活动,不仅让村民认清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更打通了网络举报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网络治理的主动性。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宣传页、一句句耐心细致的讲解,恰似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健康、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筑牢了坚实根基。

宝坻区

新安镇

为提升村民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近日,新安镇在艾家口村开展了“‘e’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用接地气的方式为村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知识“递”到手  疑问“解”到位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村民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单,主动向过往村民讲解——从如何辨别“低价征地”“虚假补贴”等常见网络谣言,到遇到不实信息该通过哪些正规渠道举报,每一项都讲得细致入微。重点提醒:法律底线莫触碰除了普及知识,工作人员还着重强调了传播谣言的法律后果——从侵犯他人权益需承担的民事赔偿,到扰乱社会秩序面临的行政处罚,再到情节严重时可能触犯的刑事责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明白:“随手转发”不是小事,法律责任必须记牢。“以前觉得网上的消息看看就行,没想到传错了还要担责任。”村民李阿姨听完后认真地说,“以后会先核实再转发,也会提醒家里人注意!”此次活动让村民们收获满满,不仅学会了辨别网络谣言的技巧,更树立了“依法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接下来,新安镇将继续把网络安全宣传“搬进”更多村庄,创新宣传形式、扩大覆盖范围,让网络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霍各庄镇

网络安全无小事,守护家园靠大家!为深入践行网络安全理念,不仅要守住村民“钱袋子”,更要筑牢网络空间“防火墙”,近日,哈喇庄村聚焦网络谣言治理、违法信息举报核心内容,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让安全用网、文明上网的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活动现场,志愿者早已在大队院内布置好醒目的宣传点,通过发放“网络谣言识别指南”“违法信息举报流程”等宣传资料,将网络安全防护“工具箱”送到村民手中。“您看这条‘某地要停水一周’的消息,没标来源还让转发,这就是典型的网络谣言,传多了可能违法!”“要是刷到有人发不良视频、散布诈骗链接,别划走,长按屏幕就能举报。”针对村民关心的网络谣言和违法信息问题,工作人员一边展示谣言的常见特征——无权威来源、夸大其词、诱导转发,一边手把手演示举报步骤,从微信“投诉”到浏览器 “举报不良信息”,每一步都讲得清晰易懂,让村民不仅能 “识谣”,还会“拒谣”“举报”,真正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此次宣传活动,不仅让安全口诀深入人心,更提升了村民应对网络风险的综合能力。接下来,哈喇庄村还将通过常态化宣讲、村民微信群推送安全知识、开展“网络安全小课堂” 等方式,推进网络安全宣传日常化,让村民既能安心上网、放心拒谣,又能主动护网络,共同绘就安全、文明、和谐的乡村网络画卷!

大口屯镇

为提升村民网络举报意识,增强对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的辨识能力,近日,大口屯镇西秀针口村组织开展“‘e’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村民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活动中,村相关负责同志向村民介绍了当前网络谣言的常见类型与传播特点,指出从虚假养生知识到编造的社会事件,各类不实信息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破坏社会秩序。工作人员通过实际案例,耐心讲解识别谣言的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天津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天津辟谣”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对可疑信息进行举报。现场村民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不少群众表示,通过此次宣传,对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清楚了发现谣言后“该向哪报、怎么举报”。活动还倡议大家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来源不明的信息保持警惕,不随意转发。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西秀针口村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下一步,西秀针口村将继续配合大口屯镇安排,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举报宣传活动,推动形成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朝霞街道

为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筑牢乡村网络空间安全屏障,艾杨各庄村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开展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前期,村委会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整合村级广播、村民微信网格群等多种渠道,进行了系统性的预热宣传推送。广播内容侧重日常防范提示,微信群则实时转发权威资讯与防范技巧视频,形成了立体化的宣传矩阵,有效营造了全民学安全、懂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巩固深化宣传教育成果,专门组织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部分积极参与的群众,在艾杨各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观看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系列宣传片。视频内容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聚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辨识网络谣言、规范电子支付使用等关键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剖析与政策解读,深刻揭示了当前网络空间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通过此次活动,基层干部群众对常见网络威胁的辨别能力和防护水平有了实质性提升。下一步,艾杨各庄村将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经验,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

口东镇

为进一步发挥网络举报在净化网络生态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广大群众对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意识和能力,近日,口东镇通过入户宣传、案例讲解等形式,面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着力提升村民网络素养和防护技能,引导村民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进村入户,织密基层“防护网”。 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宣传折页,结合“陌生中奖电话”“可疑短信链接”等常见诈骗手法进行现场讲解。各村还依托网格微信群,同步推送反诈预警信息和辟谣知识,形成“线下讲解+线上提醒”的立体宣传网络,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日常防范意识。聚焦重点,讲好身边“案例课”。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易遭遇的诈骗类型,工作人员结合“冒充村干部索要押金”“虚假理财高额返利”等真实案例,深入剖析诈骗话术与作案套路,帮助群众识破骗局、远离陷阱。通过以案说法、互动答疑,切实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民参与,共建清朗“e空间”。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渠道与操作流程,鼓励大家在发现相关线索时,通过官方平台进行举报,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共同当好网络环境的“监督员”和“守护者”,汇聚起网络空间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下一步,口东镇将持续推动网络安全宣传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村居、进企业、进校园,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网络举报受理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口东镇.png

钰华街道

为增强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筑牢社区网络安全“防护墙”,帮助居民更好地应对网络诈骗等相关问题,确保居民的“钱袋子”和“信息安全锁”得到有效保护,钰华街道地质路社区举办“筑牢防线 人人有责”网络安全教育主题讲座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针对老年群体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薄弱这一特点,志愿者为居民们播放视频,通过通俗化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重点提醒老年人警惕陌生来电、不明链接、垃圾短信等潜在风险,明确告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不登录不良网站”,同时手把手指导居民识别钓鱼链接、设置安全密码、防范个人信息盗用,让居民直观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参与活动的居民张阿姨说:“以前总担心网上被骗,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怎么保护个人信息,还学会了辨别诈骗信息的方法,这样的活动特别实用”。通过本次主题活动,社区居民意识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普遍现象,普及了网络安全防范常识,提高了居民安全上网的辨别能力,下一步,地质路社区将继续加大网络安全主题活动力度,守护好居民的财产安全,为创建文明社区尽职尽责。

河东区

富民路街道

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共建和谐社区,近日,河东区富民路街道滨河庭苑社区开展“'e' 举多得 网罗'津'彩”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提升网络素养,携手抵制网络谣言。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宣传册,向居民详细讲解网络谣言的常见类型、传播特点与现实危害,重点普及“科学辨识谣言”“不造谣不传谣”等知识。此次活动宣传内容涵盖违法和不良信息受理范围、举报渠道及等实用信息,有效增强居民防范意识。居民们认真学习举报流程,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不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发现谣言线索及时举报。下一步,滨河庭苑社区将持续开展网络举报宣传活动,与居民共同筑牢网络谣言“防火墙”,守护清朗网络空间与和谐社区家园。  

格调竹境社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深度融入居民生活与企业经营,但网络侵权、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随之凸显,给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企业带来诸多潜在风险。为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助力辖区企业稳健发展,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近日,格调竹境社区精心组织开展了“e”举多得 利民护企 筑牢清朗屏障主题活动。社区为辖区老年人和企业代表开展网络侵权、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讲座现场,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如虚假投资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网络侵权的常见形式、危害以及防范方法。通过此次讲座,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老年人营造了更安全的网络空间。并联动企业代表,筑牢企业网络防线,为助力辖区企业有效应对网络风险,保障企业数据安全和合法权益。围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网络侵权问题,以及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深入剖析了相关案例,为企业代表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社区工作人员还向企业代表发放了网络侵权、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单。社区工作人员还现场向他们讲解了宣传单的主要内容,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将网络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和员工,共同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此次“e”举多得 利民护企 筑牢清朗屏障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老年人和企业代表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覆盖面,为营造安全、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格调竹境社区将继续围绕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切实为居民和企业保驾护航。

东丽区

金钟街道——轩和里社区

为提升居民网络素养,增强居民识谣、辨谣、拒谣的能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氛围,轩和里社区开展“慧眼识谣 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网络辟谣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向居民普及抵制网络谣言相关知识,面对面讲解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传播特点及举报途径,引导群众增强抵制网络谣言的主动性,自觉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守护者。社区网格员入户宣传,精准服务特殊困难老年群体,耐心向老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重点讲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如冒充亲友、虚假中奖、保健品推销等),提醒他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为老年人筑起“防护墙”。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网络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下一步,轩和里社区将持续开展此类宣传活动,扩大网络辟谣宣传覆盖面,助力构建全民参与的网络谣言治理格局。

金钟街道——瑞和里社区

为提升人民群众网络素养,遏制网络谣言传播,近日,瑞和里社区开展“e起辟谣 打击网络谣言”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详细介绍了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特点,并通过真实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谣言的常见类型、传播途径及社会危害,引导居民以后看到消息先判断真假再行动,呼吁居民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随后,工作人员走进小区和商户,发放网络辟谣宣传单,围绕“如何辨别网络谣言”“谣言的法律后果”等内容,引导居民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保持理性,不盲目转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学会运用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下一步,瑞和里社区将持续开展此类宣传活动,扩大网络辟谣宣传覆盖面,助力构建全民参与的网络谣言治理格局。

瑞和里.png

滨海新区

新河街道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携手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近日,漓江里社区举办“e举多得,网罗‘津’彩”网络辟谣主题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提升识谣、辨谣、抵谣能力,同时激发居民参与网络谣言治理的积极性,凝聚社区网络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以“接地气、重实效”为原则,向过往居民逐一发放网络辟谣宣传手册,蹲下身、坐下来,用“拉家常”的方式现场讲解法律知识,确保居民听得懂、用得上。同时,社区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诈骗典型案例,细致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常见诈骗套路,手把手教居民识别“仿冒客服”“虚假理财”等陷阱,演示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方法,切实将网络安全防护技能传递到居民手中。此外,为让居民掌握权威辟谣渠道,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操作流程,一步步引导居民关注“天津举报中心”“天津辟谣”等官方微信公众号,耐心讲解如何查询辟谣信息和举报网络谣言,鼓励居民从“网络安全受益者”转变为“网格治理参与者”,主动发现身边的互联网不良信息。不少居民表示:“社区工作人员讲得特别实在,都是咱们生活里能用到的知识,回去我就把这些内容跟家人朋友说说,一起守护网络安全。”下一步,漓江里社区将继续培育网格志愿服务队,通过强化服务技能培训、完善队伍管理机制等方式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同时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民生需求深度结合,拓展便民支持、特殊群体关怀、社区环境维护等服务领域,进一步凝聚社区共建共治合力。

塘沽街道

为切实增强辖区居民识别网络谣言的能力、杜绝谣言传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日,塘沽街道雅苑社区联合塘沽派出所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中,特别增设网络辟谣和网络举报相关宣传内容。社区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典型网络谣言案例,向居民细致讲解虚假信息的识别技巧,提醒大家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避免被谣言误导。同时详细介绍网络举报的官方渠道与操作流程,鼓励居民发现谣言后主动举报,积极参与网络环境治理,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此次活动让“网络辟谣举报常识”在社区广泛传播,帮助居民掌握辨谣、止谣技能,进一步筑牢了社区网络环境安全屏障。

宁河区

岳龙镇

为进一步提升镇域居民网络举报意识,增强识谣辨谣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日,宁河区岳龙镇开展网络举报宣传“赶大集”活动,切实有效提升居民网络举报意识。活动现场,网信工作人员开展多元化宣传,一方面向居民发放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详细科普了多元举报途径,清晰演示了如何通过官方网站、专用小程序等渠道提交举报信息,助力居民掌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的实用方法。另一方面结合生动的现场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网络谣言的潜在危害、常见表现形式与科学识别技巧。 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主动抵制各类网络谣言,真正将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的理念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下一步,岳龙镇将继续加大网络举报和辟谣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渠道,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居民的网络举报意识,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